2025-10-20

AII全会 | 数绿协同打造工业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分享:

10月15日,以“标杆引领 碳索未来”为主题的“数绿协同打造工业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会”在深圳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简称“AII联盟”)碳达峰碳中和组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许继集团、中国电信、软通动力、河钢数字、格创东智等多家生态伙伴联合支持。来自产业链各环节的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工业领域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的实施路径,为推动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凝聚共识。 

碳达峰碳中和组主席、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高艳丽主持会议并指出,数绿协同是当前各行业尤其是工业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聚焦工业“数绿协同”过程中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遴选并整合一批具备代表性、技术领先的产品与服务,构建覆盖绿色发展全流程的产品与服务矩阵,形成全行业视角的数绿协同产品体系,是推动各地区各行业低碳转型方案落地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双碳组下一阶段的工作主线。继《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之后,《工业数绿协同产品手册》将是下一个重磅成果。

在主旨报告环节,碳达峰碳中和组副主席、许继集团首席专家张崇见提出了“四类碳平台”的建设思路。他指出,应以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为核心,联动产品碳足迹平台、绿色供应链平台、绿色金融碳账户平台,形成分层分级、系统联动的碳数字基础设施。目前,该体系已在浙江湖州等地落地实践,服务超过5万家工业企业,助力实现碳数据可信管理及绿色金融资源对接,为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技术—产业”一体化解决方案。

碳达峰碳中和组副主席、中国电信工业BG行业总监仲肇中对《工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产品体系》进行了深度思考和详细设计。明确了产品分类标准与准入红线,将“能效一级”“碳足迹低于行业基准值90%”列为核心指标,并创新提出“场景包”理念,通过拆分产品最小功能单元,为园区、链主企业等提供模块化、一站式解决方案。手册已初步筛选270余项优质产品,未来将持续迭代更新,并建立“红灰名单”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提升产品体系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产品案例分享环节亮点纷呈,多维度展示数绿协同实践成果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彦军介绍,中国联通基于格物Uni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中国钢研总院联合打造“钢铁碳云”,聚焦钢铁行业特性打造“六大模块十二档应用”核心能力,实现全工序碳排放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为政府提供碳核算与结构分析,为企业提供碳报告、对比分析与账本管理等服务。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周天宇分享了“京碳号”碳管理平台,深度融合大模型与全链路数字化技术,覆盖从绿色设计、采购、生产到物流回收的全流程,帮助企业解决碳管理中“不会算、不会管”的难题,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减碳。广西星火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奇探讨了“区块链+AI”在双碳治理中的创新路径。基于“星火·链网”的能碳管理平台,在化工、石油、钢铁等领域实现碳数据可信采集、全链追溯与智能分析,构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可信协作生态。江苏擎天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仇卫文提出“小而美”的精准服务理念,推出“轻量版—标准版—增强版—定制化”四档产品,结合大模型技术实现从数据采集到报告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适配不同规模企业的能碳管理需求。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经济业务总监刘亚楠分享了以碳数据为核心的资产管理新范式,通过统一碳账户与三大技术平台协同,重塑零碳园区建设中碳资产价值的实现路径。中国环境报社广东记者站负责人刘晶介绍了“碳引擎”APP,依托权威数据库与生态环境垂直大模型,为政府、企业与公众提供全链条“双碳”服务,探索媒体融合与数据技术结合的创新模式。

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数绿协同”产品体系的建设路径与协同推进机制,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系统性指引。会议期间,全体一致同意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秘书处,专职负责推进“数绿协同”产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统筹协调工作组日常事务及活动组织。

未来,诚邀产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产品体系的共建与共创,共同推动工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欢迎相关单位与专家踊跃报名,携手构建绿色、智能、协同的工业未来。


双碳组秘书处联系人

巴成福   13683298183

bachengfu@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