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截至2024年底,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已超1.5万亿元,融合应用已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在强劲的发展态势带动下,各类金融资源正在加速向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不断壮大产业生态、激活融合创新,推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速形成。
回顾2024年的资本市场,我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投融资保持了增长势头,在逆势中向稳、向智、向实发展。一系列引导金融支持工业互联网的政策出台,为工业互联网吸引资本创造条件。从上市企业看,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逆势扩容,呈现出“稳”的增长趋势,截至2024年底,联盟累计追踪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上市企业已超300家,领域累计首发融资规模近3500亿,上市企业的营收、盈利实现双增长。从初创企业看,工业互联网初创企业融资回暖,“智”的特征突出,在一级市场整体投融资活动收缩背景下,工业互联网领域获投金额较2023年实现翻倍增长,全年累计追踪到301家企业完成321次融资,总融资规模超530亿元,工业智能与解决方案“一硬一软”两大赛道在2024年表现亮眼。在政策引导下,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各类产业资本纷纷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布局力度,为产业发展引入新的金融“活水”。
同时,本次报告首次从工业互联网驱动金融质效提升的视角,对以工业互联网赋能金融的应用模式与路径进行洞察提炼,并围绕工业互联网助力金融的三大方向,即助力提高运营效率、助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助力丰富金融供给,归纳提炼了工业互联网赋能金融的七种典型模式,包括贯通供应链金融模式、生产与保险数据融合模式、驱动信贷流程再造模式、防范金融违约风险模式、优化金融数据流转模式、催生新型授信模式与数据创新金融租赁模式,并整理了相关典型案例,为工业互联网产业与金融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不断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力推出“两重”“两新”等一系列增量政策,在推动宏观经济结构向优、态势向好的同时,也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增长点。工业互联网连续8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新”行动方案中明确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政策预期的稳定性和市场主体的信心不断增强,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工业互联网与金融双向赋能价值不断跃升。
报告认为,面向“十五五”时期,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迎来新局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2025年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投融资活跃水平有望加速复苏,在政策支持引导下,金融“活水”将持续向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集聚,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为产融合作带来新的机遇,耐心资本对产业的不断加码将带动工业互联网的点线面一体推广,金融服务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也为规模化应用拓展新的空间。整体看,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将不断打通与完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本报告是联盟发布的第五份中国工业互联网投融资年度报告,在报告编写过程中走访了多家投资机构、重点企业、研究机构,相关领导和专家对报告的撰写给予了大力指导。报告基于公开资料和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存在问题与疏漏在所难免。在此,对参与撰写、给予指导、提出意见的同行与专家一并致谢,欢迎各界专家一起探讨,推动报告更加准确完善。
编写单位: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政策法规与投融资组
编写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肖荣美、金晓庆、宋凯捷、李浩、王婷婷